新闻网讯(记者 小筱)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党委部署,8月28日至29日,我校举办了2014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本次培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围绕“强化高校制度建设”这一主题展开。全体校领导出席,全校中层干部参加培训。
8月28日上午,院长徐勇民作题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简要介绍了现代大学的四种制度框架以及所呈现的四个特征;探讨了在高校体制框架中保持并凸显湖美特色的关键在于,秉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从课程安排与下乡写生、“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师资水平的提升、公共资源的利用、学术评价等方面与大家一同探讨了教学改革方向。他强调,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反映,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应邀作题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与普适性的关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有利于大学健康发展和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主动适应和协调;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现存制度的改革、完善和超越,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
8月28日下午,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各组代表分别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与服务保障六个方面汇报了学校“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初步思路与战略举措。
第一组讨论会场
第二组讨论会场
第三组讨论会场
第四组讨论会场
认真听取汇报后,全体与会人员分四组分别在工业设计系办公室、服装设计系会议室、环境艺术设计系会议室、设计系会议室展开小组讨论。校领导分别参加各组讨论。各小组纷纷围绕徐勇民院长的专题报告、张应强教授的专题报告以及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初步思路等议题展开讨论,客观分析了学校的发展现状,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8月29日上午,赴爱尔兰考察团代表分享了去年11月参加都柏林设计大会并赴爱尔兰国立艺术设计凤凰天机六凤凰天机六、英国伦敦艺术大学LCC设计凤凰天机六凤凰天机六、英国圣马丁艺术凤凰天机六凤凰天机六、英国皇家艺术凤凰天机六凤凰天机六考察交流的感受。中韩班赴韩国考察代表汇报了我校与韩方合作办学的课程引进事宜、总课时量及授课方式的商讨情况,还提到了我校开展国际交流与校际合作的几点思考。
最后,校党委书记梁远钢对全体中层干部作了题为《强化高校制度建设》的专题报告,并作了相关工作部署。梁书记从强化学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高校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分类,客观描述了高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制度内容不合法、不科学、不规范、不完整、不稳定;二是制度制定缺乏整体长远规划,随意性强,影响整体效率和制度的生命;三是单纯满足于制度的制定,轻视或忽视制度的执行;四是制度体系残缺,缺乏配套和制度支撑,或是制度间相互矛盾,或是内容交叉、权责不明。在此基础上,他深刻剖析了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对从法律上赋予的权利与具体实施细则规定性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二是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正从传统的不平等向平等转变,高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也转变为既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求学成才的个性化需要;三是高校内部组织体系中“人治”的传统惯性较大;四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个性化需求与学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道路之间的背离。
梁书记指出,高校制度建设要把握好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时效性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统一四条原则;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论断,用制度杠杆撬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路障。